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幻梦推文 > 其他类型 > 临死被儿子拔氧气管,原来他非亲生by林子阳陈姗姗

临死被儿子拔氧气管,原来他非亲生by林子阳陈姗姗

焱焱必火 著

其他类型连载

涂卫国擦了擦眼泪,嘿嘿笑了一声,他知道阳哥只是嘴上说说,不是真的嫌弃他。两人吃过午饭,锅都刷了,别的知青们还没吃到嘴。吃大锅饭就是这样,麻烦的要死,一下子做十几二十人的菜,哪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,得慢慢等。林子阳吃过午饭,没有午休,而是找到老知青,询问怎么弄个衣柜。“徐知青,咱们生产队有木匠吗?我想搞个柜子。”林子阳找徐洪庆询问情况,是觉得徐洪庆这人还不错,至少比江建军那小子强多了,从来不仗着资历摆谱。而且今天江建军刁难他的时候,徐洪庆还帮他说了几句公道话,这人能处。徐洪庆点头,“有的,咱们村有个木匠,手艺挺不错,你想要衣柜,等我吃完午饭,领你过去找他。”林子阳不想麻烦徐洪庆陪他跑一趟。等徐洪庆吃完午饭,估计还要午睡一下。干了一上...

主角:林子阳陈姗姗   更新:2025-03-17 18:06:00

继续看书
分享到:

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

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子阳陈姗姗的其他类型小说《临死被儿子拔氧气管,原来他非亲生by林子阳陈姗姗》,由网络作家“焱焱必火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涂卫国擦了擦眼泪,嘿嘿笑了一声,他知道阳哥只是嘴上说说,不是真的嫌弃他。两人吃过午饭,锅都刷了,别的知青们还没吃到嘴。吃大锅饭就是这样,麻烦的要死,一下子做十几二十人的菜,哪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,得慢慢等。林子阳吃过午饭,没有午休,而是找到老知青,询问怎么弄个衣柜。“徐知青,咱们生产队有木匠吗?我想搞个柜子。”林子阳找徐洪庆询问情况,是觉得徐洪庆这人还不错,至少比江建军那小子强多了,从来不仗着资历摆谱。而且今天江建军刁难他的时候,徐洪庆还帮他说了几句公道话,这人能处。徐洪庆点头,“有的,咱们村有个木匠,手艺挺不错,你想要衣柜,等我吃完午饭,领你过去找他。”林子阳不想麻烦徐洪庆陪他跑一趟。等徐洪庆吃完午饭,估计还要午睡一下。干了一上...

《临死被儿子拔氧气管,原来他非亲生by林子阳陈姗姗》精彩片段


涂卫国擦了擦眼泪,嘿嘿笑了一声,他知道阳哥只是嘴上说说,不是真的嫌弃他。

两人吃过午饭,锅都刷了,别的知青们还没吃到嘴。

吃大锅饭就是这样,麻烦的要死,一下子做十几二十人的菜,哪是一时半会儿就能搞定的,得慢慢等。

林子阳吃过午饭,没有午休,而是找到老知青,询问怎么弄个衣柜。

“徐知青,咱们生产队有木匠吗?我想搞个柜子。”

林子阳找徐洪庆询问情况,是觉得徐洪庆这人还不错,至少比江建军那小子强多了,从来不仗着资历摆谱。

而且今天江建军刁难他的时候,徐洪庆还帮他说了几句公道话,这人能处。

徐洪庆点头,“有的,咱们村有个木匠,手艺挺不错,你想要衣柜,等我吃完午饭,领你过去找他。”

林子阳不想麻烦徐洪庆陪他跑一趟。

等徐洪庆吃完午饭,估计还要午睡一下。

干了一上午活儿,这要是中午还不休息,身体顶不住。

“徐知青,不用这么麻烦,你跟我说,那木匠叫什么名字,住哪,我打听一下,自己去找他。”

徐洪庆点了点头,说道,“那木匠叫胡有发,住在村子最东头,你顺着这条小路一直走,走到头。再左转,左手边第三户就是他家。

要是找不到他人,随便找个队员打听打听,他是大队唯一的木匠,大家都认得,会有人告诉你他在哪的。”

林子阳点点头,“行,我知道了,徐知青,谢谢你。”

徐洪庆摆手,“小事,客气啥?”

林子阳打听好信息,直接朝木匠家寻了过去。

找的很顺利,很快就来到了木匠家。

“你好,请问这是胡有发,胡木匠家吗?”

回答林子阳的是胡有发的婆娘,“是啊,没错,你找我男人干啥?”

等看清楚来人后,胡有发媳妇儿激动的喊道,“哎呦喂,这不是小林知青吗!”

林子阳摸了摸鼻子,“婶儿,您认得我啊?”

胡有发媳妇儿捋了捋头发,露出和善的笑容,“认识,咋不认识呢?

小林知青,你今天干活干的太猛了,成咱们大队的名人了,谁不知道你啊?

你小子真厉害啊,看着瘦瘦弱弱的,没想到劲头那么大,比咱们纯正的乡下汉子还生猛,真不得了。”

听到胡有发媳妇儿的夸赞,林子阳挠了挠头,嘿嘿一笑,“婶儿,我年轻嘛,别的本事没有,就是有力气。

现在下乡了,能在这片土地挥洒汗水,发挥我的价值,是我的荣幸。

以后我会加油干,再接再厉,为咱们生产队多干活,多办事。”

林子阳说的大义凛然,有故意给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,多说点漂亮话,给人留个好印象,何乐而不为呢?

说点场面话,在大家心里树立一个好形象,往后遇到事了,才会有人站出来帮他。

想要在生产队混得开,就得和当地人打好关系。

听了林子阳的话,胡有发媳妇儿看向林子阳的眼神,瞬间不一样了。

这小伙子真不错,有本事,觉悟也非常高。

胡家湾生产队来过那么多知青,平心而论,所有来的知青,没有一个比得上林子阳的。

先不说体力上的差距,就光思想觉悟上,就不是一个层次的。

别的下乡知青,仗着自己城里人的身份,一个个高高在上的,根本不稀罕待在农村,还嫌这嫌那,哪有林子阳这种燃烧自己,一心为农村做贡献的高觉悟。

这时一个中年汉子走了出来,对林子阳夸赞道,“好好好,小伙子,你这思想觉悟真高啊,要是下乡知青都像你这样,就好喽。”


不过话说回来,这地方确实安全,别人就算知道了他藏钱的位置,也不可能去偷,毕竟“小兄弟”对比其他地方,敏感度可太高了。

“行,你藏好了就成。”

两人回屋,刚把东西规整好,江建军就来招呼他们几个新来的知青去吃饭。

女知青们已经做好了饭菜。

饭菜吃的比较简单,林子阳贡献的肉罐头丢进了大锅菜里一起炖了,这里面有青菜,土豆,还有豆角。

如果林子阳不贡献那个肉罐头,那就是直接清炖一锅蔬菜。

菜里没啥油水,基本和水煮的没区别。

主食吃的是煮红薯和杂粮窝窝头。

乡下的伙食水平就这样,林子阳前世下过乡,知道当知青的生活条件有多艰苦。

其实对比其他地方,黑省这边已经算好的了,好歹粮食产量比较高,知青们分得的粮食也能多一点。

在黑省当知青,只要勤快点,一年下来,分到手的粮食不说多富裕,但填饱肚子还是没问题的。

如果去大西北当知青,就算你再勤快能干,也白搭,粮食产量太低,别说知青了,大部分队员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。

经历过上一世,对于眼前的这种生活,林子阳毫无抱怨,甚至还觉得挺幸福的。

以后单独开伙了,他还能给自己整点好的吃,美滋滋。

尤其是他会打猎,以后不愁没肉吃,会比其他人过得滋润很多。

林子阳对未来的预期很乐观,主要是对自己的实力足够自信。

因为今天的菜里加了五花肉罐头,算是开荤了,老知青们难得吃上一顿有油水的菜,晚饭做好后,都赶忙坐到饭桌前准备开吃,生怕来晚就抢不到肉了。

江建军看大家都坐齐了,清了清嗓子,说道,“咱们先别动筷子,互相介绍认识一下,算是迎接一下新人。”

林子阳瞥了一眼江建军,觉得这人事真多,现在已经到了饭点,大家的肚子都饿得很,有啥不能吃完了再说?

不过对方是知青点的队长,林子阳就算有意见,刚来这里,也不好当众质疑他。

老知青们盯着桌上的菜,不住的咽口水,都想赶紧开吃,但碍于江建军的淫威,只能先进行自我介绍。

江建军带头,介绍起自己,“我叫江建军,是知青点的队长,我来自京市,下乡已经六年了……”

江建军哔哔了一通,话里话外都在拿自己的资历摆谱说事,也算是给新来的几个知青提个醒,来了这里,往后都得听他的,这是规矩!

江建军慷慨激昂的说完,另一个老知青接话道,“我叫徐洪庆,比江知青晚一年下乡,我在胡家湾生产队也生活五年了,我来自湘省……”

“我叫梁美玲,来自鲁省,下乡三年了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“……”

老知青们挨个儿介绍完自己,便轮到了新知青们发言了。

周琴琴抢先开口道,“我叫周琴琴,来自京市,江知青的妹妹和我是同学,我也算老天爷眷顾,下乡遇到了老熟人,以后希望大家多多照顾。”

周琴琴特意把自己和江建军的关系说出来,就是暗示众知青,她可是被知青点队长罩着的,别看她是新来的,可不好欺负。

周琴琴说完,梁璐也跟着介绍起来,“我也是京市来的,我叫梁璐。

初来乍到,希望大家以后多照应。”

梁璐三言两语就说完了,涂卫国看了眼林子阳,见他阳哥没开口的意思,估计是想压轴出场,他便心领神会的站了起来,“我叫涂卫国,来自京市,今年刚十八……”


至于那些搬出去不在知青点住的老知青,基本都是在当地成家了的。

有的女知青嫁给了当地的队员,有的男知青娶了当地的姑娘,还有为数不多的几个,自己找门路回城了。

刨除出去住的那些知青,江建军是知青点中资历最老的知青。

他下乡已经六年了,因为资历最老,所以才有资格担任知青点的队长。

知青点一共有四间大通铺,男女各两间。

算下来,至少五到六个人一间房,居住条件还是挺艰苦的。

知青点这边都是集体统一劳动,女知青们负责做饭,打扫卫生,男知青们负责挑水,劈柴。

知青点旁边,大队给批了一块自留地,可以用来种菜,知青们平时都得参与种菜的劳动。

到了放假休息的时间,知青们还要结伴去山上捡柴火。

当然,如果选择单独开伙,就不用跟大家一起去捡柴火了,可以自己随意安排时间。

把知青点的情况和规矩大概说明后,江建军招呼着新来的知青们选房间,安顿床位。

涂卫国紧跟在林子阳后面,“阳哥,你住哪儿我都跟你一起。”

林子阳点头,“行啊,没问题。”

林子阳选了一个人数少的房间,这里一共住了四个人,加上他和涂卫国,就是六个。

另外的一间房也住了六个男知青,这间房虽然条件好点儿,但是人多了拥挤,肯定选择去人少的房间更好。

林子阳和涂卫国一起,扛着行李进了房间。

结果一进去,差点儿被里面的气味熏吐了。

本来男人就比较邋遢,70年代的生活条件差,这些糙汉子就更不讲究卫生了。

林子阳进屋后,只觉得整个房间到处都充斥着汗臭味和脚臭味。

虽然气味让人作呕,但林子阳并没有抱怨什么,因为他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,前世他刚下乡时的情况跟这差不多。

一群糙老爷们住在一起,屋里糟蹋的都快赶上猪圈了,要不是早有心理准备,一般人真接受不了这种环境。

林子阳刚来胡家湾生产队,住在知青点仅仅是过渡一下,可没打算在这里长住。

毕竟他是奔着父母妹妹来的,若是一直住在知青点,很多事就不方便干了。

这里人太多,盯着他的眼睛就多,想去偷偷接触下放人员还不被发现,就必须单独出去自己盖房子住。

林子阳现在还没和大队长混熟,上来就找人家帮忙,给他申请宅基地盖房子,根本不现实,所以这事儿得慢慢来,从长计议。

等和大队长彻底混熟了,关系打的越来越好,他再去找胡长平帮他申请宅基地盖房,成功率能大大提高。

涂卫国捏着鼻子,冲林子阳吐槽道,“阳哥,这特么的也太臭了吧,真的能住人吗?”

林子阳拍了拍涂卫国的肩膀,宽慰道,“没事,凑合凑合,习惯了就好。

苦不苦,想想长征两万五。

虽然住房条件是差了点,但咱们既然选择了下乡这条路,势必要直面各种艰难困苦,遇到了那就克服它,抱怨是没用的,退缩更是不可能的。”

涂卫国听林子阳这么说,瞬间觉得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他阳哥差的不是一星半点,被这一顿打鸡血,再也不抱怨环境差了。

这小子不知道的是,林子阳嘴上说的冠冕堂皇,但心里已经计划着盖房子搬出去住了。


林子阳听父母这么说,便放心了。

“那行,爸妈,回头我给你们送东西过来,就可以不避着他们了。

但多少得留个心眼,我的身份暂时不要透露出去,我来找你们,也尽量选择半夜。”

林怀钧和许柔点头,表示赞同。

眼下那两家人确实没问题,比较能靠得住,但毕竟是外人,信任的同时,要留个心眼,俗话说得好,防人之心不可无。

万一那两家人日后看见大的利益,起了坏心思,把林子阳给卖了,那可就遭了,他不仅帮不了父母了,还可能自身难保。

经历过被打倒被下放这种大风大浪的人,都知道做事得留一手,没有谁是完全靠得住的。

有些情况下,连自己的亲生孩子都靠不住,更别说外人了。

和父母聊完这事,林子阳才把身后的背包拿下,把里面的东西掏了出来,“爸妈,我给你们带了点东西,准备的不是很多,你们先用着,回头我再给你们慢慢送。

要是有什么需要的,缺的,只管告诉我,我尽力给你们凑齐。”

看到林子阳从背包里掏出来的东西,林怀钧,许柔还有林子楠,眼睛都看直了。

这还叫不多?

分明是巨多!

林子阳掏出来的东西,有两罐奶粉,五罐五花肉罐头,十斤大米,五斤白面,还有一包红糖,一瓶油,以及一包大白兔奶糖。

林子楠盯着那包大白兔奶糖,鼻子忍不住发酸。

她知道这肯定是哥哥特意给她准备的,没被下放前,她最喜欢吃的零嘴就是大白兔奶糖。

来到这里后,就再也没有吃过了。

来了乡下,别说吃糖了,吃饱饭都成了奢望。

原本林子楠心里恨死了林子阳,可这会儿看到哥哥给她带了她最爱吃的东西,便知道哥哥心里确实是惦记她的,爱她的。

林子楠嘴上不会那么容易说出原谅林子阳的话,但心里对哥哥的埋怨已经消散了大半。

“够了够了,这么多东西,哪里会不够呢。

子阳,你现在下乡了,可不比在城里的时候。

你自己也要吃喝,花钱,好东西不能全都往我们这送。”

许柔心疼儿子,念叨了一句。

林子阳咧着大白牙,“没事儿,爸妈,我有钱。”

林怀钧哼哼了一声,“你有钱?你能有多少钱?

现在你的工作没了,可不像之前那样,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,只能坐吃山空。

你把工作卖了,总共就那么几个钱,这要是不紧着点花,往后的日子可咋过?”

“爸妈,你们放心,儿子有本事,虽然没工作了,但不愁挣不到钱。

钱的事你们不用操心,反正有什么需要的,尽管和我说,我这边弄到物资,也会第一时间给你们送来。”

林子阳不是吹嘘,靠着他现在这一身本事,还有阎君送的金手指,他想混不好都难,挣钱也是分分钟的事。

原本林怀钧想打击林子阳几句的,让他不要想的太乐观,结果转头就见林子阳从随手带的篮子里,拎出两只肥美的兔子。

“爸妈,这是我今天在山上打猎打到的兔子,你们拿去吃。”

林子楠小嘴张成了O型,惊呼道,“哥,你打到的?你还会打猎呢?”

林子楠这一声“哥”喊出来,立刻捂住了嘴,意识到自己不该喊得这么亲热的,这样不就表明她原谅林子阳了?

哼,虽然她心里确实是原谅了,但不能表现出来。

林子阳听到林子楠喊他哥,就知道这小妮子已经不生他气了。


挣的工分少,等到年底核算的时候,可能你的任务分就达不到,成了倒挂户。

通常情况下,想要解决工分不足的问题,就得交钱补足不够的工分。

你只要愿意花钱,倒也不会有人指责你的不是。

但如果你欠了大队的工分,还没钱补足工分,那么就要被大队列为典型,公开批评惩罚。

所以即便打猪草的活儿非常轻松,大多数人还是不会选择去做这个轻巧的活儿。

他们来下乡的,哪家的条件有多好?

真正条件好的家庭,直接在城里给你安排工作了,何至于走下乡这条路?

家庭条件不好,父母给不了你几个钱,下乡之后就得拼命干活挣工分,要不然成了倒挂户,下场会非常惨。

因为新来的知青是第一天上工,按大队这边的规矩,新知青来的前三天,都是破例每天按十个工分给他们算,干不够活儿也无妨,算是一种新人福利吧。

江建军给周琴琴安排这活儿,既能让周琴琴轻松点,也不耽误她挣工分,两全其美。

毕竟都是熟人,江建军肯定得对妹妹的同学多照顾点。

加上周琴琴一口一个建军哥喊着,对江建军还是很受用的,他很喜欢这种被人捧高高的感觉。

至于分配梁璐去干打猪草的活儿,倒不是江建军有意照顾她,而是不想对她和周琴琴搞区别对待,免得被人抓了把柄,说他以公徇私。

周琴琴领到活儿,笑着冲江建军道,“好,建军哥,我会好好干的。”

周琴琴打听清楚了,大队最轻松的活儿就是打猪草,江建军给她安排这个最轻松的农活儿,她心里自然是无比感激的。

给周琴琴梁璐分配完活儿,江建军的目光转而落在了林子阳和涂卫国身上。

知道涂卫国和林子阳是穿一条裤子的,江建军收拾林子阳的同时,当然也不会对涂卫国手下留情。

江建军冲他们两人吩咐道,“林知青,涂知青,你们俩就跟别的男知青们一起去挑土吧。“

见江建军给林子阳和涂卫国安排挑土的活儿,徐洪庆站出来帮这两人说了句,“江知青,挑土可是重活儿,林知青和涂知青刚来这,哪能一开始就让他们上手干这么重的活儿啊?还是让他们干点轻巧的吧。”

江建军见徐洪庆莫名其妙跳出来帮林子阳二人说话,显得十分不悦,“徐知青,你这说的就不对了。

虽然林知青和涂知青是新来的,但这不是他们懈怠的理由。

他们和女同志可不一样,作为男同志,就得吃苦耐劳,冲在劳动最前线。

作为新知青,他们更需要向队员们证明自己,让人家知道,咱们这些城里来的知青不是废物,更不是累赘。”

江建军说的正义凛然,还装模作样的冲林子阳和涂卫国反问道,“林知青,涂知青,我相信你们肯定不会给咱们城里来的知青丢人的,对不对?

希望你们能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,咬咬牙克服眼前的困难,而不是一到生产队就贪图享受,挑轻松的活儿干,这样会被大家耻笑的。”

林子阳在心里暗呸了一声。

这个江建军嘴上说的好听,当他是傻子呢?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。

就是故意找机会刁难他,打压他。

对方扣来这么大一顶高帽子,林子阳要是说自己不愿干重活,那肯定会被江建军指着鼻子一顿批评,站在道德制高点说他搞享乐主义。

相关小说

网友评论

发表评论

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

为您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