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叶采苹叶大全的其他类型小说《被休后,我带着娘家走上人生巅峰叶采苹叶大全无删减+无广告》,由网络作家“妖妖若水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叶采苹的回忆结束,不由暗骂原主一声极品和自作孽不可活。此刻,外面还在争吵,杜氏激愤的声音再次响起:“不管她是滚回李家,还是去哪里,就是不能留在叶家!”一片寂静。过了好一会,老大叶大全沉闷的声音才响起:“孩他娘,我知道你心里有气。但说到底,这个家做主的是我们,让轩儿断学的也是我们,关小妹啥事?你要怨就怨我吧!”老二叶二全忙帮腔:“也有我的份,大嫂你恨我吧,别怪小妹。”杜氏惨白着脸,瘦削的身子晃了晃,指着他们哈哈大笑:“到现在,你们还维护她!她一个出嫁的小姑子,咱家有啥好吃好玩的,都得先紧着她!”“为了供她相公念书,竟然断了亲儿孙的学!姓叶的,有你们这样做人的吗?咱们全家都得围着她转,凭什么?凭什么?我和孩子们就不是人吗?不是人吗?”叶...
《被休后,我带着娘家走上人生巅峰叶采苹叶大全无删减+无广告》精彩片段
叶采苹的回忆结束,不由暗骂原主一声极品和自作孽不可活。
此刻,外面还在争吵,杜氏激愤的声音再次响起:
“不管她是滚回李家,还是去哪里,就是不能留在叶家!”
一片寂静。
过了好一会,老大叶大全沉闷的声音才响起:
“孩他娘,我知道你心里有气。但说到底,这个家做主的是我们,让轩儿断学的也是我们,关小妹啥事?你要怨就怨我吧!”
老二叶二全忙帮腔:“也有我的份,大嫂你恨我吧,别怪小妹。”
杜氏惨白着脸,瘦削的身子晃了晃,指着他们哈哈大笑:
“到现在,你们还维护她!她一个出嫁的小姑子,咱家有啥好吃好玩的,都得先紧着她!”
“为了供她相公念书,竟然断了亲儿孙的学!姓叶的,有你们这样做人的吗?咱们全家都得围着她转,凭什么?凭什么?我和孩子们就不是人吗?不是人吗?”
叶家人听着这话,全都沉默了下来。
一墙之隔的叶采苹也快气炸了,恨不得抓起叶大全兄弟抽几个大比兜。
对呀,凭什么?
原主就是传说中的所谓团宠吧!父母捧在手心,不管女儿多无理的要求都会满足。
两个哥哥更是为妹痴、为妹狂,为妹哐哐撞大墙那种脑残货色!
在原主看来,那是泡在福窝里的团宠生活,但站在大嫂和侄子的角度,那就是摊上了一窝神经病和极品。
叶采苹轻叹,她在现代已经死了,再也回不去了。
以后,她就是这里的叶采苹。
这些烂摊子,她得收拾。
叶采苹忍着脑袋的晕眩下床,打起门帘,就见屋子里坐满了人。
头发花白的叶老头、叶老太;大哥叶大全,二哥叶二全;
悲愤的大嫂杜氏,瑟瑟缩缩不敢作声的二嫂韦氏,还有几个侄子侄女,全都在场。
叶家众人全都穿得灰溜溜的,补丁上打着补丁,个个瘦得跟柴干一样,脸色腊黄。
“采苹醒了。”叶老太率先惊呼一声,上前扶着她:“咋出来了?快回去好好休息。”
“我没事。”叶采苹摇了摇头。
叶大全松了口气,又狠狠瞪着杜氏:“你个瓜婆娘,把小妹气得都从病床上爬起来了!你要是容不下她,就滚回娘家去!你一个外姓人,没资格赶她走!”
“你——”
叶采苹已经方了,她不是被杜氏气得爬起来的,而是被叶大全这个大聪明气得爬起来的!她盯着叶大全:
“大哥,你给嫂子道歉。嫂子嫁给了你,就是咱们叶家的媳妇,怎能说她是外人呢?”
叶大全一下子懵了:“小妹,你咋了?她本来就是个外人啊!这不是你同我说的吗?”
不止是叶大全,叶二全等也是震惊地看着她。
叶采苹噎了一下,脑海里的记忆涌现。
以前原主回娘家要钱要粮,杜氏跟她争吵时,她就会一嘴一个外人地说杜氏。
有事没事就会拉着两个哥哥耳提面命,说自己跟他们才是一母同胞的血脉至亲,两个嫂子都是外姓人,不能真心待她们。
叶大全早就被原主PUA满格了,才会如此丝滑地称呼妻子为外人。
叶采苹道:“以前是我不懂事。我不该说大嫂和二嫂是外人,更不该掏空娘家补贴李志远这个畜牲,不该搅和得轩儿断了学,对不起。”
她,竟然会道歉?
所有人全都不约而同地望向窗外,难道今天太阳打西天升起来了?
而且,他们都听到了什么?
谁不知道,叶采苹一直以李志远为天,成天“我相公我相公”地挂在嘴边,现在竟然舍得骂他是畜牲?
莫不是脑子撞坏了?
杜氏惊怔过后,气愤又涌上心头。
她可不管叶采苹葫芦里装什么药:“你道歉有什么用?钱已经被你全花李志远身上了,轩儿的一生也毁了!”
叶轩已经十六岁,却只在镇上的开蒙学堂念了三年。现在这个年纪,开蒙学堂不会再收他。
想进书院,课业落下这么多,根本就考不进去。
原本还想等李志远中秀才后,举荐进书院的,现在也走不通了。
叶采苹已经想好了处理办法:“这些年,我拿走的钱和粮,我以后会还给大家。等我赚了钱,会给轩儿请夫子,把落下的课业都补回来。三个月内,要是做不到,任你处置。”
杜氏却一个字也不信,恨声道:“请夫子?你知道要多少钱吗?得二两银子一个月!你画的大饼我早就吃吐了!”
这个极品小姑以前就很能说,天天说啥等我家相公中秀才后就咋样咋样,现在的饼不过是换了一种馅而已。
叶采苹不作声。
以原主以前那见人就画大饼的行事作风,也不指望别人信她,但她会做到。
叶大全兄弟对叶采苹的态度却很受用。
虽然妹妹的大饼兄弟二人也吃撑了,但小妹都已经道歉了,他们还能要求什么?
“都别吵了。”此时,一直沉默的叶老头手中的烟杆往桌上一搁,看着杜氏轻轻一叹:
“说到底,这十四年来,是我这个当家人的错,委屈你们了。刚刚采苹说了,三个月!三个月内,我会给采苹重新找一个婆家!让她嫁出去。”
叶采苹差点就喷茶了,她说的可是三个月内赚钱啊喂,怎拐到他那里就变成嫁人了?
“要是三个月内嫁不出去呢?”杜氏说着,眼珠突然一转,恶狠狠道:“要是嫁不出去,就由我给她找婆家!到时不拘是啥人,我给她找,她就得嫁!”
说完,杜氏瞬间觉得自己简直太聪明了。
到时叶采苹真落到她手里,她一定将她嫁得远远的!让这群扶女魔和扶妹魔够都够不着!
或者,干脆把她嫁回娘家,让叶大全一窝扶个够!
叶老头一怔,这算啥事?
还不等他说话,叶采苹却已经开口了:“可以!”
她刚刚就是这意思,三个月赚不到钱,就任凭杜氏处置。
原主亏欠杜氏和家人这么多,她若不拿点诚意出来,人家凭什么给她将功赎罪的机会?
虽然那并不是她的罪。
但接收了这个身子,就得担起责任来,不管是罪孽还是债,只有还清了,这个人生才是她的。
“但我要换个条件,若三个月内,我给你三十两,咱们以前的恩怨就一笔勾销,你就无权干涉我的婚嫁。”
叶老头等人全都听呆了,这都是啥跟啥?这简直比三个月内再嫁更离谱!
三十两?她知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?
他们这些泥腿子,全家忙活一整年,都攒不下五两。三个月三十两,简直是痴人说梦话。
杜氏怕叶采苹反悔,急道:“我不管你是赚三十两还是嫁人,咱们就这样说定了!”
说着,又回身看着叶老头:“爹,这是她自己答应的!三个月内,她若嫁不出去,婚事就由我定夺!”
杜氏直接把叶采苹改的条件忽略了。
在她看来,三个月三十两是不可能的,叶采苹只能走叶老头给她婚配这一途。
叶大全等早就听懵了,过了好一会儿,叶大全才从震惊回过神来,拍案而起:
“你个瓜婆娘,小妹的婚事啥时候轮到你——”
“你闭嘴!”叶采苹瞪他。
叶大全脸僵住了,满脸不敢置信:“小妹......”
他委屈巴巴的,他明明是在帮小妹,小妹怎么还凶他了?
叶老头拧着眉,啪嗒一声,心事重重地抽了口旱烟,才开口:
“行了,既然她们已经说定了,就这样吧!三个月内,我会让采苹嫁出去,若办不到,就由老大媳妇安排。”
三个月太仓促了,但杜氏因叶采苹受了太多委屈,也毁了轩儿的一生!
还有别的孙子孙女......他们心里多少都有些怨气,不答应也不行。
有了叶老头的话,杜氏才松了口气。
老头子虽然宠着小姑子,但却是个说一不二的,他既应了下来,事情就真定了。
叶采苹无语了,所以,她刚刚如此义正词严地纠正不是嫁人,而是三个月赚三十两,他们全都当耳边风?
不过,原主除了脸长得好,啥都不会,的确只有嫁人一条出路。
叶采苹没有多说什么,话她已经传到了,只要她按时完成目标,自然就破局了。
戌时过半(晚上8点),叶家为了省灯油,都回房睡觉了。
此时,外面突然响起一阵哭声。
“哎呀,这不是黑狗娘的声音?”叶老太从床上翻身而起。
她与叶老头对视一眼,便披了衣服出了大门。
只见一个五十来岁的妇人,一边哭着一边走在路上,赵郎中提着个灯笼,跟在后面。
“黑狗娘,赵郎中,这是咋了?”叶老太上前道。
“刘黑狗饿得慌,偷吃了毒根,中了毒哩!我这就去瞧他。”赵郎中摇着头说。
“啥?”叶老头吃了一惊,“这得给他灌大粪才行!”
此时,邻居们听到动静都走了出来。
住在隔壁的小老头赵发财急道:“我这就去舀大粪,有田哥,这事你有经验,咱们都去帮忙。”
“那还等什么,走!”叶老头夫妇急忙跟上去。叶老头本名叶有田。
赵发财回自家茅坑舀了满满一大瓢大粪,风风火火地追上去,留下一股难以言表的味道。
叶大全和叶二全急忙追出门,还不忘回头朝叶采苹的屋子喊:“小妹,你去不?”
“不去。”叶采苹站在窗前。
叶大全兄弟扭头就跑了,为了看热闹,中途还跑掉了一只鞋子。
叶采苹捂着鼻子,关上窗户,对两个女儿摇头叹气:“真是的,好好的,吃啥毒根呀!”
脑海里的记忆不全,属于打一闷棍才会冒出一些出来的情况。
她脑海里没有毒根的记忆,只好套两个女儿的话。
叶锦儿道:“这年景很多人都饿肚子,咱们有米糠粥吃,已经算好了。”
叶采苹见她们还不上套,便一脸认真地道:
“你们再饿,也不能学刘黑狗,啥东西都往嘴里塞。就像这个毒根,我考考你们,长啥样的?”
“我知道!”叶欢儿举起小手,“长得有一个人高,叶子有五瓣、六瓣或七瓣。长在地下的根又大又长。听说煮了是粉糯糯的,但有毒。一吃就死人!”
叶锦儿点头:“外婆说,以前闹饥荒,三全舅舅饿得受不了,偷吃毒根,差点死了,是外公给他灌大粪,吐了大半天才捡回一条命的。”
叶三全是叶二叔的儿子,叶采苹的堂哥。
叶采苹听着两个女儿的话,激动得差点跳起来,是苦木薯!
因为这里的人不会处理,所以一吃就中毒!
但她会处理!
想着,叶采苹双眼亮亮的,有了木薯,家里就不用挨饿了!
到时,还能搞点做生意的本钱!
明天,她一定要上山一趟!
直到子时,叶老头、叶老太和叶大全兄弟才满身傍臭地回来。
“好好的,凑啥子热闹!这又要烧水又要洗的,得浪费多少柴禾!”叶老头一边推开门一边骂着。
叶大全兄弟跟在后面,他们头和脸都被溅了粪水,缩着脖子不敢作声,心里却想着:那可是生灌大粪耶,谁不爱看!
叶采苹披着衣服走出房,不由嘴角微抽,这俩卧龙凤雏!
叶鹏也跑了出屋:“阿爷,黑狗叔好了吗?”
叶鹏本来也想冲在吃瓜第一线的,但叶二全不准他去。害得他心痒难耐的。
“灌得及时,都吐出来了。郎中说捡回一条命,给他开了些巴豆,拉几天就行了。”叶老头说,“快去烧水。”
灌粪的人是叶老头,所以他最脏。
“我和娘已经烧好了,阿爷你快去洗吧!”
忙活了一个时辰,叶老头等人才洗好,一家人便睡下了。
......
翌日,叶采苹起床时,两个女儿已经不在房了。
叶采苹打开额头的布条,往镜前一照。
只见伤口已经结了一层厚厚的痂,而且头不痛不晕的,看样子恢复得不错。
叶采苹给自己用了碘伏后,换了根布条,再次包起来。
随后拿上户籍书,来到里正家。
里正家是全村唯一的青砖瓦房,家里还有一头牛。
这头牛除了耕地,平时便用作牛车。
里正的儿子叶八斤,每天都会驾着牛车拉着村民们进进出出,赚几个跑腿钱。
叶里正坐在门口抽水烟,看到她便抬头:“来啦,走,进屋。”
叶采苹跟着他来到堂屋。
桌上已经放着一些文书,叶采苹拿出户籍书来。
“里正,我想问问,要是我想开个女户,不知有什么条件?”叶采苹说。
“女户?”叶里正停下手中的笔,一脸诧异,“这个嘛......女子不能单独开户。除非夫家男人死绝了,或是丈夫死了,带着女儿被分家出来,才能单独开户。”
“被休或是和离,女子户籍会回到娘家,除非父母和兄弟都死了。”
叶采苹皱眉:“就没别的办法吗?”
“至少在我这里是没有的。”
叶采苹明白了,他们这种底层农户人微言轻,只能遵照制度生活。
但总有破例的办法,不过是他们接触不到而已。
“你问这个女户干什么?别告诉我你不想嫁人?女人家家的,哪能不嫁人。”
叶采苹笑笑:“就是好奇问下。”
叶里正点头,把户籍书递给叶采苹:“办好了。”
“谢谢里正叔。”
叶采苹正要离开,就见里正老伴走进来,手里端着一碗粥和咸菜:“采苹,吃了东西再走。”
叶采苹一怔:“不用不用。”
“你还有伤呢,咋样也得吃点白米粥养养。”里正老伴把粥和小咸菜放桌上:
“昨天我跟你爹说好了,每天早上,你都来这吃一碗白米粥补身体。反正是顺手做的,不算什么。”
叶里正点头:“快吃!”
叶采苹无奈,自己要是推拒,又得惊动一堆人,只好说:
“谢谢里正叔和婶子。我的伤好多了,现在都能活蹦乱跳的。明儿个可不能再给我做了,没得浪费了粮食。”
里正老伴嗐了一声:“怎么也得再吃两天。就这样说定了。”
说完,便不给叶采苹拒绝的机会,出了堂屋。
叶采苹拿起汤匙,便有些吃惊,白米粥粘稠清香,竟然还打了一个鸡蛋!
虽然在她心目中,鸡蛋不算什么。但放在这个时代和年景,那是农户家极珍贵的食物。
叶采苹心中微暖,里正夫妇的好,她记住了。
吃完东西,叶采苹便离开了。
里正老伴看着她离开的方向,不由轻叹:“采苹这丫头瞧着真的变了不少。”
坐在屋檐下抽水烟的叶里正嗯了一声。
叶采苹很快就吃完了。
叶老头等却一口恨不得掰成两口,吃得很慢。这年景,有吃的就不错了。
叶锦儿姐妹也是满脸珍惜。
李家条件比叶家好,但家里唯一吃得上白米饭的只有李志远和李婆子。
以前叶家送的白米,也全都进了李志远和李婆子的肚子。
叶采苹母女只能吃掺米糠的糙米粥。
想到这个,叶采苹不由再次狠狠唾弃原主。
在娘家时,原主闹着非要吃白米饭,一副不吃白米饭就会死的架势。高高在上当祖宗。
一回到婆家,便一脸自豪地吃米糠粥,为奴为婢给婆婆洗臭脚。
这是道德的沦丧,还是人性的扭曲,抑或是智障在癫狂?
......
用过午饭,叶金花回房做针线活。
叶勇、叶轩和叶鹏兄弟拿着柴刀上山砍柴去了。
叶老头和叶大全套上满是补丁的外衫,提着东西准备出门。
叶采苹把胭脂塞到叶老头手里。
叶锦儿连忙把糖包起来,也递过去。
“不用了,你们留着吃吧!”叶老头温柔地摸了摸叶锦儿的头。
今天这事,倒是伤着两个外孙女了。
而且就两颗桂花糖,便是再穷,也不好意思拿去退。
叶大全提着那袋白米,一脸幽怨地看着叶采苹,好像在问,真的不吃白米吗?
叶采苹瞪了他一眼,叶大全才不情不愿地跟着叶老头出门了。
韦氏和叶银花在收碗和擦桌子。
叶欢儿要帮忙,韦氏慌忙道:“不用不用,来娣......不,欢儿你们回房休息吧。”
叶欢儿无助地看着叶采苹,她想尽快融入叶家。
叶采苹道:“今儿个先歇着。二嫂,以后我们跟你和大嫂一起轮着做家务。”
大房和二房都是轮着做家务的,十天一轮。
韦氏受宠若惊,坐在一边剔牙的叶老太动作一顿,嗔怪道:
“轮啥轮,你身上还有伤呢,左右不过三个月,你好好歇着。”
叶老太可心疼坏了。
女儿是她千娇万宠长大的,不吃白米饭,叶老太已经觉得委屈女儿了。但家里穷,实在吃不起。
这家务活儿有的是人手,她哪舍得让叶采苹干。
叶采苹道:“这小伤几天就好了。现在也不只是我一个,还有锦儿和欢儿,总不能三个大活人啥也不干等着人侍候吧。”
叶老太一想,也是。
三个月后,女儿会再嫁,但锦儿姐妹还得留在家呢,不干活实在不像话。
大不了轮到女儿时,她让女儿歇着,自己带着两个外孙女干。
这样,最爱闹腾的老大媳妇也无话可说了。
“好吧。”叶老太点头,“今天刚好是二房轮的第二天呢,你还有八天好歇。”
叶采苹笑着点了点头。
韦氏和叶银花端着碗筷离开。
进了厨房,韦氏心里才好受了些。
虽然她不敢像杜氏那样闹腾,但心里到底有些埋怨叶采苹的。
现在叶采苹愿意分担家务,而不是像以前一样躺下等着人侍候,韦氏便跟中了大奖一样,受宠若惊。
......
叶采苹的房间里。
叶老太坐在床上,正跟叶采苹说体己话。
“你头上的伤痛不痛?现在也该抹药了。”
叶老太正要拉开五斗柜,叶采苹连忙按着她的手:“吃饭前就抹过。伤口好多了,现在不痛不痒的。”
金疮药已经被她卖了,可不能被叶老太知道。
“对了娘,家里还有多少存粮?”叶采苹想了解一下家庭情况。
叶老太的心脏条件反射地咯噔一下,以前叶采苹问完这话,就会把家里的余粮搜刮一空,通通拉回李家!
但想到女儿已经和离了,叶老太才松了口气:
“虽然秋收没几天,但交完粮税,还完粮债,就剩二十来斤糙米了,咱们掺着萝卜和米糠,省着点吃,应该能熬半个月吧!”
叶采苹想到刚刚那顿饭,整个人都不好了。
这样一碗萝卜米糠糙米粥,还混不到半饱,才刚坐下,竟然又有点饿了!
“家里就没余钱了?”
叶老太无语地看着她:“我和你爹的棺材本都被你掏空了!就连珍藏在老鼠洞里的半文钱都被你抠了出来。”
叶采苹整个人都麻了。
这原人能不能做个人?显然是不能!
叶老太:“而且,你前天被抬回来时,连气都没了。咱们花了三两银子,买了两片人参,磨碎冲水灌给你,你才有气儿的。咱们还倒欠赵郎中二两呢。”
“除此之外,还有里正五两,你二叔三两......”
后面欠里正和二叔的钱,都是为叶采苹借的。
当时李志远要赶考,原主回娘家要钱要粮,把娘家两头猪给卖了,还有所有鸡和蛋......
反正,要是叶老头能卖钱的话,说不定娘家一窝都被她卖了。
卖光娘家的牲口和余粮后,原主又闹着不够,叶老头和叶大全等心疼坏了,连忙跟里正和二叔借钱。
这段记忆窜进脑海里,叶采苹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大嘴巴子。
原主真特喵不做人!
好好的,让她背上整整十两的债务!
不行,她得马上搞点钱!明天就上山看看。
叶老太也看出了叶采苹的担心:
“这种事你不用管,还有你爹和两个哥哥顶着呢!你不如想想怎么在三个月内找个好夫婿吧!没得超了时间,你大嫂给你找个歪瓜裂枣。”
“过两天接完你大嫂,我就去找黄媒婆!”
叶采苹噎住了,但说什么不用嫁自己会赚够三十两这些话叶老太也不会信,便道:
“不管媒婆找到啥人家,你们都不能答应。一定要告诉我,得让我点头才行。”
叶老太笑道:“行行,但你也别太挑了。”
叶采苹笑而不语,不挑是不可能的!不管啥人家,没有满意,只有不满意!
父母和两个哥哥都宠着她,叶采苹不担心他们会食言。
“外婆。”这时叶锦儿和欢儿走进来。
叶锦儿把用牛油纸包着的桂花糖递给叶老太:
“外公让我们把糖留着......我想分给表姐他们,外婆帮我分吧。”
叶锦儿知道大房对她们有偏见,这个糖她们不敢吃。
叶老太满脸欣慰,连忙把糖收起来。
叶采苹一行11人,分坐在两辆牛车上,缓缓离去。
青河村和李家村说近不近,说远不远。
两条村子隔着一条大河斜对着,但要走四里路才有一条桥,过桥后又得往回走五里路才到李家村,加起来差不多十里路。
想着叶采苹有伤在身,叶里正便用了牛车。
这牛车一辆是叶里正家的,一辆是到邻村借的。
“我越想越不甘心!”牛车上,叶二全气愤道,“哪能他们想休就休!咋样也得补偿个十两八两才叫事儿!”
叶采苹没作声,她自来不是个愿吃亏的。
但原主以前的坏名声和愚蠢,把他们架在一个绝对劣势的境地。
再加上李婆子是真的断了腿,还有所谓的邻居作证,李家村全员站在李志远这边,被休是铁板板上的事。
便是闹到官府,也告不赢,更别提是要钱了。
也别想什么非要把休改成和离了,就她这情况,休同和离,有什么区别?
而且也根本改不了。
有这个闲功夫,不如多想想怎么挣钱来得着实在。
叶采苹说:“能要回两个丫头,我已经很满足了,有些事过去就过去了。”
叶老太点着头:“采苹说得对。二全你就别添乱了。”
牛车上的人很是赞同,七嘴八舌地说教叶二全。
叶二全挠了挠头,不敢再作声。
叶老头脸上难得带着点笑意:“招娣姐俩到了咱们叶家,就得改姓了。我给她们起了个新名字,采苹你听听好不好。”
“爹你说。”叶采苹笑眯了眼。
“老大家的闺女叫金花,老二家的叫银花。我想了一整晚,招娣呢,以后就叫翠花,来娣叫如花。咋样?”
翠花?如花?!叶采苹晴天霹雳,整个人都惊呆了。
“哎呦喂,大伯咋这么会起名呢!”叶二婶夸道。
“好名好名!”叶里正也夸。
叶老头被夸得飘飘然,一脸骄傲。
招娣和来娣一脸欣喜,招娣说:“外公,这名字我很喜......”
“不!”叶采苹慌忙打断,强笑道:“爹,其实、其实......我也想了一整晚,已经给她们起好名字了。那个......”
叶采苹恨呀!
昨晚因为空间而兴奋了一整晚,把这事给耽误了。
本来想等两个丫头要回来后,再慢慢想的,哪料到她爹这么猴急!
叶老头和车上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她。
“咳......我想着......希望她们以后......前程似锦,每天都充满欢乐,所以给她们起名,叫、叫......锦儿和欢儿,对,招娣以后叫叶锦儿,来娣叫欢儿。”
叶采苹说完,不由回味了一下。
叶锦儿,叶欢儿,这随口起的名字竟然还不错。
不复杂,没有很深的含义,不雅也不俗,却简单直接,很适合她们。
叶二全连忙发挥他的舔狗属性:“锦儿和欢儿,妹妹这名字起得就是好。”
叶老太也道:“我觉得比老头子起得好。”
叶老头板着脸,眼里却藏不住笑意:“行吧,的确比我起得好。以后就叫叶锦儿和叶欢儿了,是咱们老叶家的丫头。”
叶老头已经想好了。
三个月后,女儿再嫁,两个丫头就留在叶家,不跟着过去了,没得受委屈。
左不过是再辛苦点,多备两份嫁妆。
新鲜出炉的叶锦儿和叶欢儿红了眼眶:“谢谢娘亲,谢谢外公外婆。”
招娣和来娣这两个名字,她们知道是什么意思。
虽然她们也希望能给娘招个弟弟,但内心深处到底是有些别扭的。
现在改名了,姐妹二人有种豁然开朗的轻松之感。
外公外婆对她们一向都是极好的,她们不怕干活,就怕留在李家,被亲奶卖了换钱。
而且,娘亲今天也是破天荒的温柔,让她们的心暖暖的,二人对以后的生活更向往了。
走了两刻钟,牛车停在叶家老旧的院门前。
几人下了车,叶老头道:“里正,二弟,还有铁牛媳妇和柱子媳妇,今天谢谢你们,中午就在咱家吃吧!”
叶里正却摆手:“不用了,家里已经做好饭了。”
叶二叔等人也连声拒绝,这粮食多珍贵呀!
今年灾害不断,又是干旱又是蝗灾的,这次秋收不及往年一半,这年景,谁家不是吃糠咽菜,勒紧腰带过日子的。
叶里正说完,便和叶二叔等人牵着牛离开了。
杜氏和韦氏等人听到动静,走了出来,当看到叶锦儿姐妹时,不由一阵惊讶,竟然真的要回来了?
韦氏急忙道:“我、我跟银花把西屋收拾一下。”
叶采苹说:“不用了,锦儿她们跟我住。”
原主是娇惯了的,回娘家都得自己一个房,两个女儿就扔西屋,跟金花银花挤着。
“锦儿?”韦氏却注意到陌生的名字。
“招娣和来娣改名了,以后叫叶锦儿和叶欢儿。”
叶锦儿姐妹连忙上前,低声打招呼:“大舅母、二舅母、表哥、表姐、表妹们好。”
韦氏木木地应着,杜氏抿了抿嘴没作声。
叶采苹带着两个女儿回房。
她在娘家一直有自己的房间,就算出嫁了,房间也留着。
叶家是普通的农家小院。
北边并排着三间房,叶老头夫妇住左边,叶采苹住右边,中间是堂屋。
东厢也是三间屋子,住着叶大全夫妇、叶二全夫妇。叶勇、叶轩和叶鹏兄弟同住一个房。
西边分了六个区域,一个是金花银花的房间,紧挨着的是厨房、放柴禾和农具的棚子、茅房、鸡窝和猪圈。
房子后面围出一片菜地,种着常吃的蔬菜。
院子小小的,勉强够住。
叶采苹母女把衣服放进柜子里。
这是她出嫁前的房间,床、衣柜、五斗柜,一应俱全。
因为没多余被子,不能再搭一张床,现在只能母女仨挤一挤了。幸好床不算小,是1.5米的床。
“娘,你头上的伤痛不痛?”叶锦儿担忧地看着叶采苹包着布巾的头。
“不痛了。”叶采苹笑了笑。
也不知是不是因为她穿来了,头上的伤竟然好了很多,就是有些破损,多抹两天药就能好了。
“咱们出去,瞧有什么能帮上忙的。”
母女三人刚出了房,就见叶大全背着一个大麻袋走进大门。
看到叶锦儿姐妹,叶大全立刻喜笑颜开:“招娣,来娣,你们真的到咱家了!”
“大舅舅!”两个丫头连忙走过去,叶锦儿道:“我们改名啦,我叫锦儿,妹妹叫欢儿,娘给取的。”
“嘿嘿嘿,小妹就是会取名字,好听。”
临着傍晚时,叶老头父子终于回来了。
二人顶着一身臭汗,眉头带着愁。
叶老太见叶大全还拎着那袋白米,不由怔住了:“退不了?”
“嗯。”叶老头闷闷地应着。
他坐在小凳子了,边脱鞋边说:“胭脂铺的女掌柜倒是个心善的,给我们退了。但粮铺......”
“哼,他们说咱们把米摸脏了,不给退。咱们说换成糙米,他们也不愿意。”叶大全负气道。
叶老太和韦氏等人的心跌落谷底,想到家里只有十来天的余粮,都快哭了。
这样,就还不上钱了!一个月后,要多还一百二十文呢!
这白米好吃是好吃,但不抗饿呀!
叶老太想责怪叶大全,但想到这是因叶采苹而起的,骂了女儿也跟着没脸,便不作声。
整个叶家一下子被愁绪笼罩着。
叶采苹上前道:“今天是8月21,还有半个月就重阳了。到时家家户户都会用点白米饭敬祖宗。咱们降一文钱,家家户户地问,便是再穷,相信大家都会买一二两白米的。”
此言一出,叶家众人双眼一亮。
叶大全道:“还是小妹聪明。”
叶二全想了想:“过节东西不是要涨价了?咱们还得降一文钱?咱们不如等半个月,米价升了,还能涨几文钱再卖。”
叶采苹被气笑了:“让你涨,你能涨多少?大不了一斤涨三四文钱,但到时咱们还不上钱,一天四文的利钱,半个月就是60文。你这里只有13斤白米,怕是60文都赚不到。”
众人一听,觉得有理。
叶二全还在掰手指数着,叶老头道:“少生事端,咱们赶快把米都卖了,明天还了债才是正经的。”
“就是。”叶大全瞪向二全。
叶老头又把粘满泥土的鞋子穿上了,转身出了屋。
......
叶老头问叶里正借了一个小秤,按着叶采苹的方法,一家家的问。
过节大家吃不好也没啥,但敬祖宗一定要有白米饭。
村民们也知道过节大米会涨价,现在听得叶老头说还要便宜一文,都愿意买。
有好事的村民,好奇地问:“你家咋突然买了十几斤大白米?买了就留着,咋又要卖了?还便宜一文钱。”
叶老头神色尴尬:“这年景谁家吃得起白米饭。但大家也知道,采苹受了伤,郎中让她吃好点。我们就买十来斤回来。”
“哪知她好得快,便说不用吃了,非要让我们卖了。”
那村民一听就怪了:“采苹竟然这么懂事?”
叶采苹作是全村出了名的。
叶老头神色讪讪,没多说什么,称了二两米给那村民。
一家买二两,有些还买三四两,甚至一二斤的,很快,不到一个时辰,十三斤白米就卖完了。
最后两斤,是在还秤时,被叶里正买的。
叶里正刚付了钱,却又把那袋白米放到桌上,推到叶老头面前。
“里正你这是......”叶老头一怔。
“采苹不是受伤了么?这白米拿回去让她吃吧,也好补补身子。”叶里正说。
叶老头又是感激又是无奈,苦笑道:“不用了。家里欠你已经够多了。而且今儿个这出,也是因为白米闹的。”
说着,叶老头便把来龙去脉讲了出来。
叶里正无语了片刻:“这大全......唉。”
“女人的身体可不能亏损。”这时,里正老伴从房里走出来。
“这白米你拿回去,就怕又会闹。这样吧,我每天早上都要熬一碗白米粥给福宝养胃的。我顺便多熬一碗,你让采苹每天辰时左右来吃。”
叶里正含着烟管,点头。
福宝是他们唯一的孙子,肠胃不好,郎中交待过,每天早上都得吃一碗白米粥养着。
叶老头眼眶微红:“这......咱家欠你们的钱还没还。”
“行啦行啦,自家兄弟,计较这么多干啥。”叶里正摆了摆手,“你们都是勤快人,总能还上的。”
叶老头满脸羞愧,但想到女儿还受着伤,便点头:“麻烦你们了。”
......
回到家,叶老头便和家人开始数铜板。
十三斤大白米,降价后19文一斤,一共247文。
胭脂是120文,共计367文。
因为两颗桂花糖,还有少了一文一斤的大白米,缺了33文钱。
叶老太道:“还有今天的4文利钱呢,还差37文钱。”
叶老头道:“明儿个把柴卖了,就能补上。”
叶采苹暗自咂舌,这白米,竟然这么贵?要20文一斤!
不过,想到这古代亩产低,再加上今年是灾年,粮价高也无可厚非。
而且那还是大白米。普通百姓的口粮是糙米,大白米又叫精米,是有钱人家的吃食。
“采苹,明日你拿着户籍书,到里正家把户籍改一下。”叶老头望向她,“辰时去吧!他们那时间得空。”
“好。”
正好,她有些事想问问里正。
此时叶勇三兄弟回来了,叶勇和叶轩各背着一小捆柴,叶鹏只有半捆。
天气转凉,村民们都抢着捡柴禾,自己烧或是卖了换钱,山上干柴都不够抢的。
韦氏和银花连忙摆饭。
还是中午的萝卜米糠粥。
叶老太负责分配。她给叶采苹舀了稠稠的一大碗的糙米粥,其余人的都稀得能照出人影了。
“采苹正在养病,要多吃点。”叶老太补充一句。
所有人都没意见,只有叶金花轻哼了一声。
叶采苹也没说什么,毕竟她真的是伤员,需要营养。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