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其他类型 > 刚想躺平,一堆师妹要我照顾?周尘张绣全文+番茄

第19章

发表时间: 2025-03-26

周尘把整瓶丹药都放在了床头。

没去打扰调息的陈听晚,转身替他关好了房门。

等到陈听晚压制下火毒,虚弱的推开房门出来时,已然是半个时辰后了。

即便是伤势得到控制,却依旧无法自如战斗。

转瞬间,两天的时间过去了。

南乔与陈听晚慢慢熟稔了起来。

尤其南乔得知血禁秘境的危险后,更是惊叹不已,满是羡慕的道。

“李师弟对你还真好,这种九死一生的境地,也愿意豁出性命,去为你寻得抑制火毒的丹药。”

她听后,当真是羡慕的紧。

她的前任夫君,张绣也是修仙者。

但对她却很是一般,别说是为她豁出性命求得灵药。

平日家里的花销,也是爱搭不理。

提及李岩,陈听晚眼角微微上扬,透着少有的愉悦。

“是啊,李师兄和我是青梅竹马,若非我意外中了火蟾兽的毒,他也不会冒险进入血禁秘境。”

要是没有意外的话,他们现在就该结为双修道侣。

然后依靠双修功法,来促进彼此的修为。

可惜天不随人愿,偏偏出了这种事,害得她无法与李师兄深入交流。

陈听晚望着主屋,感慨道。

“不过,南姐姐的运气也很好啊!周师兄,他真的是个好人。”

她发自内心觉得,周尘是个好人。

那瓶玄冰丹的价值,起码有十几枚灵石。

周尘毫不迟疑的给了自己。

现如今火毒缠身,全部身家都卖了出去。

李岩能否活着回来,又是两说之事,未必有能力偿还恩情。

而周师兄从没提起过此事。

平日行事进退有度,不曾占过她半分便宜。

想到体贴的周尘,南乔也不禁笑出声来。

“是啊,周大哥,他真的是个很好很好的人。”

平平淡淡才是真。

周尘老是老了点,可没少她吃,没少她穿。

还想着带她踏上仙途,这样的道侣去哪找啊?

刚刚结束炼丹的周尘,毫无征兆的打了个喷嚏。

“又有人骂我?”

可,不应该呀!

以他在宗门的老好人性子,谁会平白无故的骂他?

“肯定是唐三个臭小子。”

此人贪得无厌,不知进退,已有取死之道!

当初就不该和此人结下善缘,这步棋实在是走错了。

看着高处时不时掠过的遁光,周尘眉头轻轻皱了下。

“看来,倒是有不少人想去血禁秘境了。”

血禁秘境内有不少天材地宝。

特别是筑基丹的几种主要药材,在天南洲基本仅有秘境内存在。

所以各大宗门能派入内部的修士,都是有固定数量的。

毕竟一个宗门进去十个人,一个宗门进去两个人。

那谁的运气好,找到的药材多,不好说!

最后活着出来的人,肯定是个十人的队伍。

血禁秘境危险重重,有各种空间裂缝,以及上古遗留下的阵法,或是外界罕见的妖兽。

但,最危险的还是人。

辛辛苦苦寻找药材,哪有杀人夺宝,抢占药材来的快呢!

所以越是实力强大的宗门,其能派入血禁秘境的炼气修士就越多。

天南朝,存在着数大帝国。

大楚,大夏,大禹。

三大王朝内,修仙宗门家族林立。

有着元婴老祖坐镇的阴阳宗,足以挤进前十之名,是当之无愧的顶级宗门。

故而进入血禁秘境的名额,宗内有着足足三十个。

“只是不知,有多少人能活着回来了。”

往年数十人进去,有五六个活着回来就不错了。

“年纪大了,打打杀杀还是不适合我呀!”

还是安安静静的炼丹,然后以此来换取资源,再慢慢寻找筑基丹的药材便是了。

在进阶到二阶炼丹师后,所能炼制的丹药更为繁杂。

故而没打算待在家中闭关,而是想出去四处转转。

炼制好二阶丹药,拿出去售卖的话。

很快就能给南乔,找到合适的修炼功法了。

叮嘱两女照顾好药园后,周尘默默撤去院内的阵法。

哪怕是炼制好的阵旗,也需要施展灵力操控。

南乔没有灵力,陈听晚又身中火毒。

周尘修为暴涨后,赶路的速度也快上不少。

在赶到江都城后,将剩余的丹药售卖一空。

数百颗丹药卖出去,手底下的灵石,也达到近三千枚的数量。

“看来,不能再随机出售丹药了。”

他能隐隐察觉到,自己被人给盯上了。

而且日后出售二品丹药,丹药的价格会更高,数量依旧极为庞大。

他需要在江都城内,找个有名誉保障,不会引来后患的店铺。

周尘来到间三层的阁楼前。

风雷阁

大夏境内,最大的丹药商铺。

在大夏的各大城镇都有分店,哪怕是天南洲也不例外。

对于他们来说,二品丹药不足以引起注意。

更何况多年的名誉下,也不会对客人抱有心思。

周尘刚进店里,便迎上来名店小二。

“道友,您看,您要购置点什么?”

在一楼内逛了逛,内里不乏上品的聚元丹与灵气丹。

但极品级别的丹药,却是少之又少。

他抬脚朝着二楼走去,店小二急忙拦住他,陪笑着道。

“道友,一楼是炼气期道友,用以购置丹药的地方。

至于二楼,那是筑基前辈才能去的,您要是想上去的话,还请出示下您的资产证明。”

毕竟炼气期修士,根本买不起二阶丹药。

但又不乏有些大宗门长老的儿孙辈。

尽管修为不高,家底却是颇为深厚。

为了免得得罪不该得罪的人,故而有了这么条规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