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女主角分别是华雄关羽的其他类型小说《捡尸逆袭:从汉末小兵到无敌大帝结局+番外小说》,由网络作家“山风木鱼”所著,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,本站纯净无弹窗,精彩内容欢迎阅读!小说详情介绍:“你确定要写三首?”“要不,十首也行!”“够狂,就依你,三首!”卫仲道恶狠狠地说道:“你若是输了,得吃三坨屎,还得倒立着吃!”……接下来就是蔡邕和王允等人出题。蔡邕出的是以“酒宴”为题;王允出的是以“忠义”为题;杨彪出的是以“征战”为题。卫仲道看完题,将绢布铺好,手执毛笔,低头苦思。王通看完题,微微一笑。拿起笔来,在绢布上奋笔疾书,不消片刻,便写出了三首,然后,站起身来,当众念道:第一首:《将进酒》作者,王通。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;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!”念到这里,已经有很多人愣住了。他们没想到王通这首诗的前几句会如此气势恢宏,意境高远。不过,也有人觉得这跟酒宴无关,关键还得看下面如何转折。却见王通...
《捡尸逆袭:从汉末小兵到无敌大帝结局+番外小说》精彩片段
“你确定要写三首?”
“要不,十首也行!”
“够狂,就依你,三首!”
卫仲道恶狠狠地说道:“你若是输了,得吃三坨屎,还得倒立着吃!”
……
接下来就是蔡邕和王允等人出题。
蔡邕出的是以“酒宴”为题;王允出的是以“忠义”为题;杨彪出的是以“征战”为题。
卫仲道看完题,将绢布铺好,手执毛笔,低头苦思。
王通看完题,微微一笑。
拿起笔来,在绢布上奋笔疾书,不消片刻,便写出了三首,然后,站起身来,当众念道:
第一首:《将进酒》
作者,王通。
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,奔流到海不复回;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,朝如青丝暮成雪!”
念到这里,已经有很多人愣住了。
他们没想到王通这首诗的前几句会如此气势恢宏,意境高远。不过,也有人觉得这跟酒宴无关,关键还得看下面如何转折。
却见王通端起酒杯晃了晃,又接着念道:
“人生得意须尽欢,莫使金樽空对月。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!烹羊宰牛且为乐,会须一饮三百杯。”
“好!”
座中有人开始叫起来。这一段在前一段的基础上一个转折,不仅与前几句连接得很好,还气势非常豪放。
王通没有理睬他们,又接着念道:
“蔡夫子,王司徒。将进酒,杯莫停!与君歌一曲,请君为我倾耳听。
钟鼓馔玉不足贵,但愿长醉不复醒。古来圣贤皆寂寞,惟有饮者留其名……”
一口气将“将进酒”念完。
满座皆惊!
这么经典的诗句,这么多字,怎么可能一气呵成?蔡邕等人尽皆瞪大了眼睛,用难以置信的眼光看着王通。
卫仲道也愣在当场。
手拿着笔晃了晃,连墨汁掉到绢布上都不知道。
忍不住心里想道:这不可能,一定是请人事先写好了的。因为赴宴这种事,以酒宴为题是常有之事。很多人在赴宴之前,就都会提前准备。
然而,正当卫仲道想要提出质疑时。
却听王通又接着念道:
第二首:《雁门行》
作者,王通。
“黑云压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鳞开。
角声满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
半卷红旗临易水,霜重鼓寒声不起。
报君黄金台上意,提携玉龙为君死!”
话音刚落,顿时又是一片叫好之声。蔡邕更是瞪圆了双眼,如同看怪物一样盯着王通。
卫仲道目瞪口呆。
紧握笔杆,呼吸急促,指节发白。
如果说第一首诗是提前请人做好的,还有点说得过去。但是,又有谁会预料到在酒宴上,会以“忠义”为主题来赋诗?
纳闷间,却听王通又接着念道:
第三首:《塞下曲》
作者,王通。
“月黑雁飞高,单于夜遁逃。
欲将轻骑逐,大雪满弓刀。”
王通话音刚落,出题的杨彪便一拍桌,大叫一声:“绝了!”
其它人也尽皆大声叫好。
而卫仲道,则嘴唇嚅动,用力将手中的笔掷在地上,委顿在地,一个劲地咳个不停。
……
王通没有笑,也没有一丝得意。
而是关切地看问卫仲道。
紧走几步,将卫仲道从地上扶起,一脸关切地说道:“卫兄莫急,可别伤着了身子。”
“你赢了,何必虚情假意?!”卫仲道甩开王通的手,语带恨意地说道。
“卫兄,你误会了。”
王通皱了皱眉头,又接着说道:“王某今日坏你婚事,也是无奈之举。”
“无奈之举?”
卫仲道诧异地问道,眼中犹有浓浓的恨意。
“是的!”
王通站起身来,看了看蔡邕,又看了看卫仲道。
因此,贾某断定:你不会用战马将我撞死,也不会让亲兵将我抽死。”
这就是贾诩。
论洞悉人心,没有人比得过他。总是能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,便将人一眼看透。并因此而精确判断出那人在遇到某件事情时,会做出怎样的反应和决定。
“真有你的!”
王通由衷地赞了一声,不以为意地说道:“在王某看来,王某所做的那些事,都是再正常不过。”
“确实如此。”
贾诩轻轻抿了一口酒,夹了一块羊肉在嘴里慢慢地嚼着。
过了片刻,才开口说道:“也许在你看来,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。然而,在别人看来,你却是西凉军将领中的异类。因为在西凉军中,根本不可能有你这样心存善念的将领。
西凉那地方,历经羌乱三百余年,只有心狠手辣的人才能活得下来,能当上将军的无一不是狠厉之人。那里只有弱肉强食,只有胜者为尊,根来不会有什么仁慈。
所以,跟西凉人打交道,你必须用最坏的心思去揣测他们,否则死的就是你自己!”
这句话,让王通有些振聋发聩。
用最坏的心思去揣测他们?
是的,这也是王通前段时间的疏忽,没有用最坏的心思去揣测李儒和牛辅他们那些人,才坠入他们设下的圈套之中,进退不得。
看来,这贾诩今天是故意在自己马前晃悠,并且已经早就算好了自己会将他抓来,然后他再趁机出言点醒自己。
“你是故意的?”
“是的。”
“为何?”
“因为你才19岁,不想看到你死。”
“你也是西凉人,你有仁慈?”
“没有。”
贾诩笑了笑:“你能文能武,才干惊世。对我来说救你一命只是举手之劳,而以你的秉性,今后必会报答于我。
我贾文和帮你,也只是让你欠我一份人情,互相利用而已,如此简单,与仁慈无关。”
“你刚才说,只是举手之劳?”王通问道。
“当然。”
贾诩将酒杯放在桌上,低声说道:“其实很简单,你可知道那韩遂马腾进攻关中,其最终目的是哪一座城地?”
“当然是长安城。”王通道。
“既然如此。”
贾诩轻笑道:“你不会这么笨吧?知道了敌人进攻的目的地,还不知道如何算计于他们?”
“你是说……”
王通心中一动,眼中顿时精光一闪,也低声说道:“你是说……让胡封和伍习放弃美阳,退回长安。”
“是的。”
贾诩笑了笑,缓缓地说道:
“以长安城为诱饵,诱敌深入,让他们来攻长安。长安城高大坚固,城中有牛辅三万大军镇守,左冯翊还有杨奉三万人马也可以抽调一万回援长安。
所以,你根本不必担心长安会被马腾的军队攻破。
而你王通则统军在外,待到马腾的主力被吸引到长安城之后,你再反向急袭其后路,切断他的的粮道和归路,迫其回军相救。
届时,你若是再设下埋伏,以有心算无心,凭借你的智谋和勇武,一举打败马腾,扭转战局,应该不是什么难事。”
……
王通闻言,眼睁微眯。
但随即便放声大笑。
站起身来,对贾诩离席而拜道:“多谢先生指点迷津!”
而贾诩却摆了摆手道:“无妨无妨,你只是欠我一份人情。这乱世之中,命比草贱,危机四伏。如果今后有什么变故,贾某落到将军你的手上,请将军饶我一次,还今天这份人情。”
“还能有什变故?”
王通放声大笑道:“咱们同为相国大人效力,是友非敌。”
回到军营后,王通在自己的卧帐旁边单独立了一个帐篷,让蔡琰和巧碧住在里面。
安排好了之后,王通又拿些糕点放在桌上,三人一边吃糕点,一边说话。
聊着聊着,王通忽然对外喊了一声:“恶来,你也进来吃点。”
“多谢将军。”
话音刚落,典韦猛地掀帘而入,如同恶魔一般出现在帐篷门口,咧嘴一笑:“嘿嘿,嘿嘿,嘿嘿嘿……”
“啊呀!”
蔡琰和巧碧一见典韦那凶恶的样子,顿时吓得花容失色,全都尖叫一声,钻进了王通的怀里……
看到没?
这就是用典韦做亲卫的好处!
王渣男左拥右抱,高兴得眉开眼笑。
……
半夜时分,黑灯瞎火的。
蔡琰躺在床上,心里想着:“夫君……现在在做什么,是否也在想琰儿?”
“之前被典统领那一吓,钻到夫君的怀里,感觉到好实在、好安全。要是能一直钻在夫君的怀里,那该多好?”
“好想让夫君抱一抱,他……就在隔壁帐篷,今晚会不会过来,抱着琰儿睡觉?哎呀,我在想什么呢,真是羞死人了!”
翻来覆去睡不着。
觉得浑身躁热,又将衣服脱掉了一些,只穿着一件贴身的绸衫,这才觉得好受一点。
过了很久,才迷迷糊糊地闭上双眼。
不过,就在蔡琰快要睡着之时,却突然觉得身边有人,猛地睁开眼睛,低声喝问道:“谁!”
“别怕,是我。”
“夫君?”
“嗯。”
“何事?”
“想你。”
“不可以!”
“就在你身边躺一会儿。”
“那样,不好吧?”
“巧碧睡着了?”
“嗯嗯。”
“就躺一会儿,也没人知道,一会儿就走。”
“嗯嗯。”
接下来,便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聊天的声音。
……
一会儿,又传来丫环巧碧的声音:“啊,小姐,你们……”
“别闹,巧碧……”
“嗯嗯,好的。”
接下来,又是一些奇奇怪怪的聊天的声音。
(备注:大家千万不要多想,真的只是一些“聊天”的声音,信不信由你。)
就这样,蔡琰和巧碧在王通的军营中,度过了第一个幸福而又浪漫的夜晚。
……
第二天早上,日上三四五六七八杆,方才起床。
有亲兵过来禀报:“军队已经集结,打点好行装。”
王通问道:“马车呢?”
亲兵道:“将军要的马车,已经到了帐篷外面。”
王通点了点头,让那亲兵先出去。
然后,问身边亲兵打扮的蔡琰:“琰儿,能走吗?”
蔡琰皱了皱眉,摇了摇头。
又问蔡琰的贴身丫环巧碧:“你呢?能走吗?”
巧碧也皱了皱眉,摇了摇头。
无奈,王通只好一只手提起一只,将她俩提到帐外,放到马车上。
这情景。
却看得典韦呵呵大笑:“还是俺那婆娘好,身材壮实,孔武有力,禁得起折腾!”
王通反唇相讥:“也就你行,换做旁人,早已骨断筋折。”
说罢,便下令启程
军队拔营起寨,一路向西,晓行夜宿,直往长安方向而去……
……
从雒阳到长安,其实也不近,有800多里路。古代不能走高速,只能在崤山古道里转来转去。
史载: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十一年从长安出发,历时24天到达洛阳,每天大约走30里。
王通的军队会走得快一些。
大约每天走50里,走了16天,才走到长安城外。早有先期赶到的华安带着一群家丁在城外迎接。
军情紧急,王通也没有进城。
只是派了50名亲兵护送蔡琰,让蔡琰先去长安城购置的宅子里暂住。
其实也只是暂住几天而已。
因为,就在王通离开雒阳的第二天,董卓就已经开始捕杀雒阳城中的富户并准备迁都。
用不了多长时间,蔡邕也就会来到长安。届时,蔡琰便会回到蔡邕的府上,等着王通去迎娶。
正如贾诩对王通所说的那样:西凉人没有仁慈。
以董卓之凶暴,斩草必要除根。
雒阳的纳税人口超过百万,实际人口大约在150左右。又是富户的汇聚之地,被灭门的富户在300家以上,而被杀害者超过三万!
洛水因鲜血而染红。
伊水为死尸所阻塞!
通过捕杀富户,董卓获得了大量的粮草和数千车金玉珠宝。
杀完了富户之后。
董卓又下令用军队押送百姓迁往长安,西凉军军纪败坏,在押送的姓的过程中,干尽奸淫掳掠之事。800多里的迁都途中,遍布百姓尸骸。
随后,李儒又对董卓道:
“吕布此人,天性刻薄,性情反复无常,若不施以非常手段,恐怕难以忠于相国。”
董卓问道:“有何非常手段?”
李儒笑道:“属下有一计,名叫“釜底抽薪!那邙山之上,有着历代汉室皇帝、皇后、王侯的陵墓。在这些陵墓之中,有着富可敌国的殉葬财物。
相国可让吕布去邙山上挖掘这些汉室帝王及皇族之墓,取其墓中之财养军!”
董卓闻言,连称妙计。
此计之妙,不仅在于能获取巨额的财富。最重要是,是可以将栓牢吕布!
此时,汉朝还没有灭亡,刘协还是皇帝。想想看,吕布将刘协的祖先的坟墓给挖了,刘协会怎么想?天下汉室皇亲同戚会怎么样?天下士族世家又会怎么想?
那些汉室皇帝和皇亲国戚们,绝对会将吕布恨之入骨。
此时的天下各方诸侯,虽然心里都想着自己当皇帝,但是,在表面上,也都还是遵汉室刘姓为主。如果吕布挖了历代汉室帝王的陵墓,又有谁还敢收留吕布?
别说收留吕布,就连跟吕布打交道,甚至是说说话儿,他们都会担心受到别人的诟病,坏了自己的“忠义”之名。
这是要让吕布自绝于天下。让吕布无路可走,无友可交,别无选择,只能死心塌地的跟随他董卓,做他董卓家中的一只恶狗!
随后,李儒又对董卓道:“等到迁都完毕,按照计划,咱们会将这雒阳城一把火烧干净。到时候,火烧雒阳之事,也交给吕布去做。”
董卓闻言,连称妙计。
想想看,这雒阳城,乃是闻名全天下的最大最繁华的城池,要是被吕布将它烧了,吕布必会因此而臭名远扬,甚至是遗臭万年!
到时候,吕布别无选择,只好答应做他董卓的一头恶犬。
这才是董卓对吕布的真正态度。
……
不过,就在董卓准备将天子迁往长安之时,却接到了牛辅派人送来的急报:
急报上写的是:“荡寇将军王通擅自下令胡封伍习弃守美阳,马腾五万贼军兵逼长安!”
“这是为何!”
董卓大惊。
赶紧叫来信使细问:“王通为何下令胡封弃守美阳?”
“小的不知。”
“那么,王通的军队现在何处?”
“小的不知。”
“莫非王通投靠了马腾?”
“小的不知。”
“又或者王通有什么别的计谋?”
“小的不知。”
董卓勃然大怒:“这也不知,那也不知,我要你何用?来人啊,拉出去砍了!”
两旁武士闻令,如狼似虎一般扑上前来,将那信使扑倒在地,拉了就往外走。
“相国饶命,相国饶命!”
那信使拼命地大叫道:“不是小的不知,是牛辅将军也不知!”
“且慢。”
一听牛辅也不知道王通的情况,董卓只好挥了挥手,让武士们退下。
那信使又赶紧爬回来,拜倒在地上,吓得浑身发抖,等待董卓的发落。
李儒也上前进言道:“再不迁都长安,恐关中不保!”
董卓闻言,沉默良久。
最后还是下令道:“留樊稠、赵岑带三万人马守虎牢关,其余人等,随本相回雒阳!”
……
(附录图片:萧关的位置地图,以及关中四大咽喉中位置地图。不过,这个时候还没有潼关,只有函谷关。)
请将潼关看做函谷关。
……
关于迁都之事,首先是王通提出来的,后来李儒也向董卓提过。董卓虽然觉得很有道理,但是,却一直有些犹豫不决。
这也难怪。
因为此时的雒阳,乃是全天下最繁华的都市,实际人口超过150万,亦是达官显贵和天下财富汇聚之地。如果就这样退出雒阳,将之拱手让给关东诸侯,董卓实在是很不甘心。
不过,现在韩遂在西凉这一闹,倒是让董卓不得不尽快做出选择。
董卓的军队,现在控制着关中和雒阳地区,也就是大汉十三州中的……司隶校尉部。西凉的韩遂位于司隶校尉部的西北边,而关东诸侯位于司隶校尉部的东边。
如图所示:
……
(附录图片,东汉司隶校尉区地图。)
……
从上面的地图可以看出:
韩遂起兵造反后,便与关东诸侯对董卓的势力范围形成了东西夹击之势,使董卓左右不能相顾,陷入战略被动状态。
如果董卓将重兵用于防守雒阳,就会导致关中的兵力空虚而被韩遂夺取。一旦失去关中,仅凭雒阳一地,董卓连自己手下的二十多万军队都养不活。
假如董卓放弃雒阳而保关中,就可以只用两三万军队固守函谷关和武关,其它军队全部用来对付韩遂,将韩遂赶出关中。
关中实乃富庶之地,八百里秦川沃土,可养活人口六七百万。春秋战国时期,秦国因崛起关中而吞并天下。只要经营好那八百里秦川沃土,养兵三四十万都不是问题。
……
因此,在得知韩遂出兵关中之后,董卓终于下定了迁都的决心。
但是,迁都这件事。
也不是说迁就迁的。
还需要做很多的安排和准备工作。董卓首先是命令李傕和张济带兵五万,前去萧关迎击阎行。
又让樊稠和赵岑带兵三万死守虎牢关,为迁都争取足够的时间。除此之外,还安排了徐荣守荥阳、李蒙守孟津、杨奉守小平津关、王方守弘农,郭汜守河东郡等等。
而吕布、董旻、李傕、王通等将官,则随董卓驻于雒阳,为迁都之事做准备。
……
三天之后,王通随董卓的军队回到了雒阳。此时,王通已经正式就任荡寇将军。
麾下军队也由5000人,增加到了10000人。
其中2500人为骑兵,7500人为步兵
这些军队,除了3000是之前在雒阳招募的之外,其它的都是来自华雄的旧部。由于王通顶了一个“华雄徒弟”的名份,又在汜水关和虎牢关都立下了不小的战功,军中将士对王通的忠诚度也还算比较高。
作为荡寇将军,王通已经有权利直接任命军中将官。于是,王通任命牛金、晏明、华猛、华锋四人为校尉。
其中牛金统领骑兵2000人;晏明、华猛、华锋三人各领步兵2500人。
另有亲卫骑兵500人,由典韦统领,华雷任副统领。
这500亲卫都是挑选出来的百战劲卒,上马可以骑战,下马也可以步战。
(备注:这里必须说明一下,典韦是步将,但这并不是说他不会骑马。而且,典韦马战也是可以的,只是更加擅长步战。如果他以前不会,那就给他一匹好马,让他学三天。)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