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!手机版

您的位置 : 首页 > 现代都市 > 云襄司马言的小说穿越三国阅读

第十一章 北上中原

发表时间: 2025-04-29
邹靖道出前来找云襄的原因,和中原发生的事情,董卓叛乱之事在邹靖口中说出,令众人深感惊讶,邹靖并不知道众人为何吃惊万分,刘备便将此事为他细说了一番后,他才明白云襄一早便已有此预料,立刻称赞云襄之能,众人也甚感云襄有过人之智,跟着称赞云襄道:“公子,真乃高人也。”
“好啦!你们就别再夸我了,邹先生此次前来,我想不光是为了送一封信吧!。”云襄向来不爱别人给自己戴高帽,于是便转移话题,向邹靖问道。邹靖顿时犹豫不决,不知该如何说出口,自己此次是来投奔云襄的,见他迟迟不吭声,张飞立刻便催道:“你这厮,有话便讲,别那么婆娘。”见张飞出言不讳,刘备连忙指责道:“三弟,怎可如此无礼,先生有话便说,我相信公子能做到的,一定会帮你的。”邹靖听完刘备的话,他这才道出了真正的来意。云襄听后扇扇大笑道:“邹先生有意来投奔我,云襄又怎么会不接受你呢?”邹靖听到云襄的话,立刻高兴的跪地谢道:“多谢主公!”云襄连忙扶起他,对众人笑道:“此次拿下建宁,对我们来说真是收获不小啊!”众人也纷纷赞同云襄所言。此次,云襄等人攻打建宁,不但只用了短短数日,还得到三名义士和二十万军马,他们在熟知这里一切的高定和鄂焕的引领下,来到太守府上纷纷坐于席上,与坐于上席的云襄议事。
“这次北上中原与众诸侯共伐董卓,大家有何意见不妨说来听听。”大殿上云襄坐于中央的主席位上,挥扇对众人说道。云襄的话一出,众人在下面顿时讨论开来,络绎不绝地说出自己的想法,却无一人的想法甚得云襄之意;坐于离云襄不足一米的刘备,见众人所说皆不得云襄之意,便开口说道:“公子,恕我等愚钝不知该如何?还是请公子明示。”众人实在是别无他法,只好跟着应道,要云襄说出他自己的办法。
就在这时,司马言离席走向中央,令云襄等人吃惊万分,谁也不知道他要做什么,云福首先问道:“文仕,你这是要干什么?”众人也跟着质问道,面对众人的质问,和否认的眼神。司马言没有回答他们所问的,反而问道:“大家可还记得当初攻占建宁的目的。”没想到他也有正经的时候,司马言问起要攻占建宁时,云襄告诉刘焉占领建宁的目的是何原因。刘备记得十分清楚,当初他还劝云襄别来攻占建宁的事还记忆犹新,他立刻便说道:“公子当初跟刘焉说要攻占建宁的目的,就是为了让二十万大军有个归宿,而我们也好有一座可依靠的城池,为日后做好充分的准备。”经刘备一提醒,众人也纷纷想起此事。“可这事跟北上中原之事,又有什么关系呢?”刘备想了一会,又接着说道。一向喜欢跟司马言争吵的云福,见司马言又‘露短’,立刻便讽刺道:“就是,文仕这攻占建宁和北上中原本就是两码事,跟本就扯不上关系。”云福故意拆司马言的台,让他难堪。云襄听到这里,不免为司马言担心,担心他再一次逞能不成,反而被众人所笑。
司马言见众人皆生怀疑的目光,立刻变了脸,怒道:“别太小瞧人,我虽没公子那般聪明,但好歹我也读过几篇关于三国的典籍···”见司马言竟然口不遮拦的说出三国的事,云襄连忙解释道:“大家别误会,文仕说的三国是我们家乡的一书院,别误会,文仕的话还是我来说要好吧。”总是为人着想的他,还不忘看看司马言的神态如何,以顾全他的感受;司马言也并非无理取闹之人,只是气愤众人对他的否定罢了,经云襄这一言气也消了,便朝云襄点了点头,见司马言已经不再为此事生气,云襄便又接着说道:“其实,文仕说得不错,当初我跟大家说过平了董卓之后,天下诸侯必会各自称王称帝,而若此刻我等将全城士兵尽数带往中原,到诸侯纷乱时,西蜀刘璋定会乘机攻占建宁的,那到时,即使我有五十万军马,也无济于事啊!”听后众人顿时醒悟,刘璋的却是个威胁,可北上中原伐董卓又是势在必行的,身为皇室宗亲的刘备急忙说道:“但是,公子国贼董卓不除,我等当初为国为民之志,又如何承诺兑现呢?”说着离席跪地请求云襄北上中原,关羽张飞见状连忙离席,跟着跪地请求。云襄连忙上前扶起三人,苦笑道:“你们这是作何?我又没说不去,待我说完你们再下定论也不迟。”三人听了甚感惭愧,皆不再鲁莽行事,云襄便又说道:“此次北上中原,我们无须太过张扬,所以我此行并不想带走城中的一兵一卒,只要文仕、玄德、云长、翼德、猛元、勇德六人同行便可,而建宁和其它两郡就由尔等留守,若有突发事件,你们大可自行商议。”
云襄的话立刻便引起高定等人的争议,这出征怎么可以不带兵呢?邹靖连忙问道:“公子这番决定,是否有些草率,参加义军大营怎可不带士兵呢?这会不会让诸侯觉得我军无能呢?”
司马言虽不知邹靖所言之理,但还是觉得不带军马,这样会有损自己的面子,便要开口说话;只见云襄抢先说道:“文仕,你不必多说了,我也知道不带士兵,显得有些不雅,更有可能令诸侯看不起我等,可我更在乎的是我相信你们,我相信你们皆是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’的能人。”听完云襄的话,令司马言众人自信满满。
六人众人皆拱手说道:“末将谨遵公子之命,北上中原共伐董贼。”
司马言六人的话音刚落,紧接着留守城池的高定等人,也跟着拱手道:“末将谨遵公子之命留守建宁,誓死保卫建宁安全。”
云襄听了甚感欣慰,便扇扇笑道:“好!今晚就暂住一宿,明日一早便出发北上中原,与众诸侯共伐董卓。”
翌日,为了早一点到达义军大营,天还没亮云襄就与司马言等人六人离开建宁,他不希望此次出行过于张扬,以免让蛮兵首领孟获乘虚而入;临走时,云襄留给高定三个锦囊好助他们守城,而云襄等人则马不停蹄赶往义军大营,直到接近汜水关时方才缓下脚步来。
云襄众人拉马缓布前行于通往汜水关的路上,一路上,云福和云振便不停地抱怨着,只为了一面旗该谁拿,就争得差点大大出手,每次都是云襄的劝阻,才令二人不再争吵,轮流扛旗而行。眼看就要到汜水关,云福瞅了瞅在前面不时回头冲他耀武扬威的司马言,再扭头看了看肩上的旗,又抱怨道:“怎么还没到啊!干嘛要抬这破旗啊!云襄一听便知道他还再为司马言见建议扛旗之事,多有抱怨之意。稍作思考后,转身对云福扇扇笑道:“说的也是扛旗多累,那猛元你就把旗丢了吧。”云襄的话令云福顿时精神焕发,却令司马言等人感到疑惑。
“就是,就是。”只见云福和云振异口同声道,云福便随手要将旗给丢掉,司马言和刘备连忙要上前阻止,云襄扇扇说道:“不过···你们俩若是将我们的旗给丢掉,等要进义军大营时,人家可能都不给我们进营,若连旗也没有,我们可能会被他人所笑话,所以你们俩还是想好再丢吧,”云襄的一番话,将司马言和刘备本想劝说的话,给咽了回去。而把云福和云振给吓傻了,“一面旗有那么重要吗?”二人心中顿生疑惑,二人窃窃私语商量了一会儿,二人考虑到面子问题,于是两人便又答应扛旗之事。
见扛旗之事已圆满解决,刘备便不再多问此事而是说道:“公子前方便离汜水关不远了,这一路来公子对战事只字未提这是为何?”云襄早已想好一切,心中也甚知伐军诸侯的情况,却装不知情反向刘备问道:“玄德,依你个人所见,你认为此次义军之中,当属谁最有实力?”刘备不敢断言,他稍作思考一番,回想昨夜邹靖对他所讲之言;就在他思考之际,张飞突然开口道:“公子,那还用说,当然是我们了,你说俺说的对不对啊二哥。”关羽听了并未多言,只是摸了摸自己的长须然后淡然一笑,张飞误以为自己又说错话了,才会令关羽开笑,立刻又说道:“二哥,你笑俺作何?”
听了张飞对关羽的这番话后,刘备不知是喜还是怒,苦笑道:“翼德啊!翼德!我真不知是要夸你还是骂你,总之你刚才的话,说给我们听就罢了,万万不可在诸侯面前提起。”刘备的话却令张飞有些不满,刚想向云襄请教时却被云襄阻止道:“翼德,这次我也不知该说你是过于自大,还是过于自信。总而言之,你就听你大哥玄德一言就是了。”张飞一时间不知该如何是好,可鲁莽的性格令他无法自拔,又不可以发泄在云襄或是其它人身上,只好自己憋着气,他纵身一跃,跳上马背独自一人朝前方跑去。
“三弟翼德”众人急忙叫喊,皆无法令他停下,关羽见状连忙要上马追赶,却被刘备给拦下道:“二弟,就让三弟去跑跑,气消了他就会停下来的。”听了刘备的话关羽才放弃追赶,众人便朝张飞所跑方向继续前行。
过了许久,云襄等人终于赶上张飞,可令众人奇怪的是他的马在,却不见其人的身影。见张飞并不在这里,可他的马却又独留于此,一时间令刘备及大家甚感焦虑。关羽更是上前叫喊道:“三弟,三弟···”连续数声依旧不见回应,更是把大家也急坏了,刘备着急的要想云襄问怎么办道:“公子!”可他的话刚说完称呼时,便被云襄打断道:“玄德莫急,我想···”不曾想云襄才刚安慰刘备后,便断了语,双眼目光注视前方不远处,耳朵不时微微颤动,好像在看或是在听些什么。
只见前方不远处突然飞出一群鸟,群鸟像是受过惊吓,翅膀拍打的毫无规则,有的更是慌得相互碰撞。云襄微微皱眉,突然像是想到什么,惊呼道:“不好!”说完立刻拍马朝前跑去,不知什么事令平日一向冷静的云襄如此着急慌乱,司马言连忙问道:“公子怎么了?你要去哪啊!”云襄并未稍作停顿,继续朝前猛冲而去,众人见状也不一切的往前追赶云襄。到底是何事立云襄如此着急,张飞的马独留于树,却不见张飞的踪影,他到底去那里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