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松听后,心中的怒火再次被点燃,但他强忍着,继续问道:“那你可知道,他们是如何勾搭上的?”
伙计挠了挠头,思索片刻说道:“好像是王婆牵的线。那王婆啊,就住在武大郎家隔壁,为人贪财好利。西门庆瞧上了潘金莲,就给了王婆不少好处,让她从中撮合。这一来二去的,两人就搞到一起去了。”
武松将这些信息一一牢记在心,对西门庆和潘金莲的罪行又多了几分了解。他知道,王婆是这个案子的关键人物之一,必须从她身上找到更多的证据。
离开酒楼后,武松来到了王婆的住处附近。他发现王婆的茶馆生意看似平常,却总有一些形迹可疑的人进出。武松决定暗中监视王婆,看看她究竟在搞什么名堂。
一连几日,武松都在暗处观察着王婆的一举一动。终于,在一个傍晚,他瞧见王婆鬼鬼祟祟地出了门,手里还拿着一个包裹。武松悄悄跟在她身后,只见王婆走进了一处偏僻的小院。武松翻墙进入院内,躲在窗下偷听。
屋内传来王婆和一个男人的对话。王婆说道:“大官人,您可千万要小心啊。武大郎死了,他弟弟武松可不是个好惹的主儿。最近他四处打听消息,怕是察觉到了什么。”
那男人正是西门庆,他冷哼一声道:“哼,武松又如何?他能有什么证据?只要你我和潘金莲守口如瓶,他能奈我何?”
王婆忧心忡忡地说:“话虽如此,可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啊。您还是尽早做些打算,万一武松真的查出了什么,咱们可就麻烦了。”
西门庆不屑地说:“怕什么?我在这阳谷县经营多年,黑白两道都有交情。武松若是敢轻举妄动,我定叫他有来无回。”
听到这里,武松心中已然明了,西门庆、潘金莲和王婆三人果然是串通一气,谋害了兄长。他恨不得立刻冲进屋内,将这两个恶人就地正法,但理智告诉他,还不是时候。他需要更多的证据,一个万无一失的计划,才能让这三人受到应有的惩罚。
武松悄悄离开了小院,回到家中,开始仔细谋划复仇的计划。他深知,西门庆势力庞大,要想成功为兄长报仇,必须智取。他想起了自己在江湖上的一些朋友,或许可以借助他们的力量。
武松修书几封,分别寄给了几位江湖豪杰,向他们讲述了兄长的遭遇,希望他们能前来相助。数日后,几位好友纷纷回信,表示愿意拔刀相助。
与此同时,武松也在搜集更多的证据。他再次找到了那位老妇人,恳请她在公堂上为自己作证。老妇人起初有些害怕,但在武松的再三保证下,终于答应了。武松又找到了当日在街头目睹武大郎与西门庆冲突的其他几位路人,他们也都被武松的诚意所打动,愿意出面作证。
一切准备就绪,武松觉得时机已经成熟。他来到县衙,击鼓鸣冤。县令升堂,武松将西门庆、潘金莲和王婆谋害兄长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,并呈上了自己搜集到的各种证据,包括郎中的证词、街坊邻居的证言等。
县令见证据确凿,不敢偏袒西门庆,当即派人去捉拿西门庆、潘金莲和王婆。西门庆得知消息后,妄图逃跑,但武松早已安排好友在各处要道埋伏,将他堵了个正着。潘金莲和王婆也被顺利抓获。